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旅游知识:姬姓应侯与其嫔妃们

旅游知识:姬姓应侯与其嫔妃们

录入时间:2013-6-6 8:50:07 点击次数:

应国作为古代中原地区的姬姓诸侯国,只在史籍上留下了只言片语,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20世纪后期,滍阳岭应国墓地的发现,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使沉寂3000年的古应国文明显露真实的面容,也让平顶山这座新城平添了古老与厚重。我们的目光,也得以穿越时空的阻隔,去解读平顶山这片热土上那些沉睡了数千年的曾经的主人。
经专家对传世及出土铜器铭文的考证,历代姬姓应侯,其世系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凡十四代,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凡九代。目前,可以基本确认的应侯及其嫔妃称谓有:应公、应叔、嫠公、应侯、武侯、应侯见工、嫚毗、应侯敔、应伯、惠公、应姚、叔诰父、应申姜、应侯闭等。
他们是谁?2700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去解读这些称谓?湮没在历史浩渺烟波中的一些情节等待我们去考辨。所幸的是,当我们慢慢拨开一团团称谓背后的迷雾,正一步步接近真相,走进那段难忘的历史,触摸那刻在青铜器上的古老文明。
今天,人的名字是用一个或几个字跟姓组合在一起的,代表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符号。然而,用今天我们对名字的理解来解读古应国墓室人物的称谓,就不甚妥当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名字,古人叫姓名。而应国墓室人物的称谓,却包含了名和字。

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成年取字
名和字既有联系,又有着根本的区别。《礼记·檀弓上》在谈到周代贵族男姓称谓习俗的时候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这就是说,周代男性,幼年称名,成人之后称字,五十岁称行第,死后称谥。《礼记·内则》记载,周代贵族生下男孩之后,满三个月由父亲或尊长起名,即所谓幼名。周朝时,人的一生一般只起一次名,而且,即使是贵族名字也并不饰文雅,而是很普通,很俗。如齐桓公名小白,晋文公名重耳。人的名字分大小、尚修饰那是秦汉以后的事情。
周朝贵族男子,二十岁算成年。年满二十,要举行仪式,将垂发束起来挽在头顶,戴上冠,并由来宾根据他的名给起一个字,自此以后就列入丈夫行列,这就是《礼记·曲礼上》所说的“男子二十冠而字”和《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所说的“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为什么成年人要“冠而字”呢?在古代,名是供尊长叫的,也用于自称。字是给外人叫的,个人不能自称。因为名是父亲或尊长起的,是幼年用的,长大成人了,别人不宜称呼他的名,所以得另取字。《礼记·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仪礼·古冠礼》则说:“冠其字之,敬其名也。”另外,周朝还有避讳的习俗。人死后为了尊敬他就不再称呼他的名,只能称谥。周朝举行冠礼取字,是承认一个男子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示。后来,这些东西都被过滤去了,取字只是为了社交,以示文雅,成为知识阶层中成年男子的一种标志。
字在使用上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在名的基础上起,是解释名的,所以叫“表字”;解释的是名的性质和含义,所以也叫“表德”。《白虎通·姓名》云:“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如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由”是循,沿着的意思。行走必须顺着路,所以用“路”应“由”。曹操字孟德,操是操行、品德,所以用“德”来说明“操”。二是字一般与名和行第等有意义联系。如有用以表行弟的伯、仲、叔、季为字,但字也可以多起。


名、字、谥、号古人的称谓很复杂
商代后期,周部落已经十分强大。周灭商之前命名取字已很盛行。周初称谓还是沿袭借鉴商时的礼俗,命名取字不尚文饰,多古朴之风,名字多取习见事物和常语。应国第一代应侯是周武王的第四子,是经历了商周朝代更替的。传世铭文和应国墓地铭文对他有“应叔”“应公”两种称谓,而《应氏大同宗谱》有“(第一代应侯)名姬达,字仁寿,讳儒林”的记载。单其一人就出现了五种称谓。《姬姓史话》上讲:“武王姬发育有九子,八位庶子,分封建国的分别是晋、韩、邘、应、毛五位庶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也说:“邘、晋、应、韩,武子穆也。”晋杜预注:“四国皆武王子。”按照周代礼制习俗,在位国君可为自己制作铜器,以记载重大事件,或祭祀礼仪之用,也可为晚辈和前辈制作,用以祭祀和存世。为自己和晚辈制作的,铭文可称名。为已故长辈制作的却要使用谥,即《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谓“以讳事神”。因此,结合铭文和家谱中的称谓,铭文称第一世应侯为“公”的,应该是他在位时制作的传世铜器,公和侯是他的爵位封号。西周分封,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别,“五等之封”产生“五等之侯”,即国侯、邑侯、关侯、乡侯、亭侯。也就是说,公侯即国侯,是上等侯爵,享有封地方百里的荣耀和特权。应国是侯国,而铭文中却称“公”,足以说明第一代应侯当时显赫的地位。应叔的“叔”是字,不是名,意为庶子,是表行第的。其铜器应为早期所作。姬“达”是名,“仁寿”可视作另取的字,是表德的。而“儒林”则是他的谥。谥号在王公贵族中习见,是后人对死去前辈的称谓,如周文王、周武王的“文”“武”都是谥号。据第五代应侯墓室出土铜器铭文记载,他父亲第四代应侯的谥号为嫠公。而第六代应侯见工为其父应侯制作的铜器称其谥号为“武侯”。在古代,平民的墓叫坟,身份高一些的叫冢,帝王的墓是陵。低于帝王的圣贤之墓叫林。如春秋时期孔子、汉朝关羽墓分别被称作孔林和关林。林字前面加个儒字,“儒林”二字为谥号,作为后代对先祖的敬仰。这样理解第一代应侯作为应氏第一世祖,其名、字、谥的称谓就显得文从理顺了。需要说明的是,在周代,公、侯贵族是不称号的。而文人雅士的号大多是为了隐居而隐藏真实姓名,如战国时期的鬼谷子与秦末汉初时在商洛山中隐居修道的四位老人即商山四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公、侯乃至皇帝自称号在宋代以后则是常见的事情。自宋高宗自号“损斋”以后,皇帝自号者日渐增多,明武宗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自号“天池钓臾”“尧斋”,清乾隆自号“十全老人”,又号“古稀天子”,咸丰自号“且乐道人”,北宋名相张商英自号“无尽居士”等等。
据此,从应国铜器铭文我们可以得知:“嫠公”是第四代应侯的谥号;“墺”是第五代应侯的名,“武侯”则是他的谥号;“见工”是第六代应侯的名;“敔”是第九代应侯的名。“敔”,又称“应伯”,这里,“伯”应该是“敔”在没有继承王位时的爵位或表行第的字,意为长子,“闭”是战国中期应侯的名。而“叔诰父”则是第十一代应侯的字。这个称谓略显复杂,应该是行第+字+美称的格式,构成完整的字。《礼仪·士冠礼》说到字的格式的时候说:“伯某父,仲、叔、季,唯其所当。”注曰:“父是丈夫之美称。孔子为尼父,周大夫有嘉父,宋大夫有孔父。”《说文》把“父”解释为“男子美称也。”《礼记·檀弓上》:“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父。”《疏》曰:“某,是天子之字,父,是男子美称也。”像“叔诰父”这种行第、字、美称连用的例子有许多,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伯某父”这一古老格式,后世嫌“父”太刺目,改用“甫”(父与甫通假)。也正是因为汉代把字的装饰字眼“父”改为“甫”,所以后世在交际场合,朋友初次见面都互问对方“台甫”,这等于问“您的字?”根据墓葬间的排列关系和尸骨检验可以推知,叔诰父应该是其母应姚的庶子,由于其长兄早逝而继位执政。
古时,人的名也有单名和双名,总的来说,单名多,双名少。如第一代应侯“达”,五代应侯“墺”、九代应侯“敔”和战国中期应侯“闭”都是单名。第六代应侯“见工”用了双名,说明西周中期,人名由单名向双名转化,是命名取字复杂化的一种表现,更能表达其思想、愿望、抱负和志向,这是社会礼制习俗文明进步的反映。

有名有字的女人身份很高贵
应侯墓地妃嫔墓室人物称谓,也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在滍阳岭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分别出现有第八
代应侯夫人“嫚毗”、第九代应侯夫人“姚氏”和“应姚”、第十三代应侯夫人“应申姜”四个不同的称谓。邓公簋铭文解为“邓国国君邓公为他的女儿嫚毗出嫁应国国君时制作陪嫁礼器,并希望他女儿能长久地使用”。邓国在现在湖北省的襄阳一带。周朝时,一般女子也都只有一个名,就是小名,这个名是不轻易对外说的,等到出嫁之后,这个名在婆家就“保密”了。古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女子一般称谓是从父氏。前面冠以丈夫姓,这就是她在婆家的名了。“嫚毗”是邓国国君的女儿,是她未出嫁时的小名,邓公簋作为礼器是从娘家带来的,她的名应为“应邓氏”。同样,“姚氏”系姚氏之女,嫁给了应侯敔,她的名应为“应姚氏”。至于铜鬲铭文中“姚氏”“应姚”这种省字的现象,在青铜器物上并不鲜见。第十三代应侯鼎铭文曰:“应申姜作宝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这是应侯夫人为自己制作的铜器,“姜”是她的字,说明了她身份的显贵。姜是从南阳一带的申国嫁到应国的。这位来自申国的应侯夫人,也有自己的字,表明她的权势和地位都是很高的。《礼记·曲礼上》说:“女子许嫁,笄而字。”笄是女子在头顶盘发用的簪子,说明当时身份、地位较高的贵族女子也是命名取字的。只是由于妇女地位低于男人,这种礼制到后代没有行开,只留下了几个成语,如说女子已有婆家叫“已字”,没有婆家叫“未字”,或叫“待字闺中”。


标签:
更多